標籤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3%薪酬事件




近日,3%薪酬事件在公立醫院醫生之間引起熱烈討論,甚囂塵上。事件背景和事發因由,本會會長之前已發信為大家說明,故也不在此贅述。

由於本人乃公共醫療醫生協會(PDA)會董,也是醫管局醫生組別協商委員會(DSGCC)成員,事情發展也略知一二,因此希望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事緣2013薪酬水平調查結果在2014年中公布,當時香港社會正值風雨飄搖、多事之秋。而醫管局自成立以來,一直沿用公務員薪酬機制,同事心想今次調整也不會例外,所以沒有積極跟進。直至今年年初有員工員工大會向管理層詢問,才得悉政府無意撥款讓醫管局員工跟隨公務員作薪酬調整。有見及此,DSGCC委員在今年三月要求在會上討論薪酬水平調整事宜,但管理層以政府方案未獲財務委員會通過為由,暫不作討論。直至七月立法會通過了政府議案,公務薪酬調整變成了事實,同事們才如夢初醒,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員工強烈不滿。

嫡庶有別 鳥盡弓藏





今次件事件的出現,絕對是由於政府漠視由公務員薪酬水平調整所引申出來的漣漪效應所致。一些醫生前輩告訴我們,在醫院管理成立之前,公立醫院都是屬於公務員體系(由醫院事務署管轄), 到 1990年醫院管理成立之時,大部份員工都被遊說改為醫管局聘用。當時他們獲當局承諾,將來的薪酬當與公務員看齊。但現在政府在薪酬調整的事件中,卻背信棄義,厚此薄彼,漠視醫管局員工多年來為落實政府醫療政府的努力和付出,更斷言要與醫管局員工劃清界線。由於醫院管理局的主要功能是執行公共醫療服務,因此收入來源主要來自政府。現在要醫管局獨自承擔員工薪酬增幅開支,定會構成沉重財政壓力,造成醫管局現在巧婦無米,左右為難的窘境。


曠日持久 勞而無功


事實上,醫管局當局作為員工和政府之間的僱傭代理角色,引至如斯局面,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第一,醫管局即使未能左右政府決定,但卻有責任為員工爭取公平待遇,當局應當主動收集員工意見,向政府反應員工不滿,據理力爭。其二,醫管局明顯低估員工的反應,對員工的回應左閃右避,含糊其詞,增加員工不安情緒。第三,盡管説今次是第一次薪酬水平調整,需時研究,但事件發展至今已差不多一年,當局仍未有定案,顯示之前準備工夫明顯不足。


輔車相依 唇寒齒亡


今次事件,表面上看來,只影響醫管局高級醫生的薪酬,其實不言。第一,今次水平調整涵括薪資水平45以上的薪酬,而駐院醫生頂薪點為44A及44B,分別相等於公務員45和46薪資,也即是説駐院醫生職級薪酬也受到影響。第二,若今次醫管局成功地把員工薪酬跟公務員脫鈎,不難想像若下一次的水平調查顯示其他職級薪酬水平與私人市場不附,當局能說上一次有脫鈎先例而大可不從。可想而知,先例一開,可謂後患無窮,大家不能掉以輕心。


同事們都明白「加薪事少,脫鈎事大」。假若我們今天因為事不關己為由,而袖手旁觀,將來自己、甚至未來畢業生的利益定必受到侵蝕。現在,各個公立醫生聯會己聯合起來,同心同德,為大家爭取公平待遇。最後,希望大家能踴躍参加8月21日的員工大會,亳不含糊地向當局反映大家的不滿和訴求。



吳志豪 醫生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副會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