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聲明


聲明

 

近日有社會意見評論公營醫生專業操守問題,不但令部分前線的醫護人員感到焦慮及沮喪,而且嚴重影響工作情緒。同時,本會亦相繼收到會員就有關公營醫生專業操守問題的查詢及表達意見。本會認為事態嚴重,當局必須正視。 本會現重申以下立場:-

 

1.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是專業團隊的模式運作。所有對病人作出的醫療決定理應視為團隊的集體決定。因此,當有醫療事故發生時,病人的醫療責任不應該由個別醫生獨力承擔 ,管理層尤其責無旁貸。

 

2.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為全港市民提供醫療服務,負責醫治和照顧各類的病人。由於任何人士均有使用公營醫療服務的權利,工作量並無上限,前線醫護人員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因此,若是對公營醫療系統出現的問題作出批評的話,應該需要考慮實際的情況。

 

3. 香港公營醫院是香港主要的專科培訓機構。事實上,醫管局轄下醫院中約有三成醫生正接受專科培訓。若用專科醫生標準來判斷受訓中的醫生專業水平,實在有欠公允。

 

4. 香港公營系統有資源局限性的問題。社會往往選擇採用海外標準來判斷醫生個人專業水平;卻無視公營醫療系統內因資源不足引發的根本性問題。海外指引一向不考慮個別地區的實際情況,而不同國家和學會對同一病症所發的指引時有差異,加上醫管局內部指引與國際間指引亦常不符往往令前線醫療員工感到無所適從。但令人遺憾的是,每當病人或其家屬在醫療事故追究醫療責任時,前線醫護人員往往要負上全部責任,做法極為不妥。

 

5. 有鑑於此,本會強烈要求當局應向所有員工承諾提供法律保障及支援,包括負責一切因合理地醫治及照顧病人之後所引起的法律訴訟和紀律聆訊,從而減少前線人員面對的工作壓力。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HKPDA 在七月十六日的聲明



聲明
對於未能通過《香港特區政府二零一六年醫委會改革條例草案》,本會的聲明如下:

一, 本會一向支持改革醫委會, 亦贊成增加業外委員以監察醫委會運作。 本會亦認同研訊時間過長問題必需解決;

二, 本會反對通過政府草案,是由於草案不但未能有效解決問題, 亦不能回應市民訴求。部份條文破壞香港醫療系統, 影響深遠;

三, 我們認為今次事件, 沒有勝方。政府和業界的聲譽受損, 醫患關係亦受破壞;

四, 今次事件,業界亦應自我反省。本會今後將積極聯絡業界,政府和病人組織三方,主動提出改革方案,回應病人訴求,修補醫患關係。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二○一六年七月十六日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致高局長的公開信

致高局長的公開信

高永文局長:

我們都是在公立醫療工作的醫生,平時絕少參與政治議題,但這次醫委會修訂,使我們十分擔憂,無法不站出來捍衛香港未來的醫療生態。姑且不論政治色彩太濃的第4條修訂,請你再三考慮另一條梁家騮議員稱為「無法退讓」的第11條修訂。

相信你會同意經此一役,市民將來到醫委會投訴的個案必會大增,在醫療界與病人組織撒裂的情況下,我們所有同事都有心理準備會面對更多的壓力。但是,能否在醫委會得到公平的審訊,是我們不能不極力保障的。觀乎現今的第11條修訂,若將來無法確保民選醫委會成員主持研訊會議,同事們將被迫奉行「Defensive Medicine」。這樣的後果,是香港的醫療生態美國化,公立醫療的成本將幾何級數上升,香港引以為榮的低成本高效益公立醫療體系恐不復存。

你本醫生,亦在醫管局工作過,當知我等所言非虛。我們知道病人組織並不反對取消第11條修訂,惜有政府官員以個人意志,犠性香港整體利益,我們要求你拿出作為負責任政府官員的良知,取消第11條修訂,維護醫委會的公平審判。

敬祝
公安!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前線醫生聯盟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HKPDA在七月七日的聲明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現就立法局七月六日醫生註册草案二讀討論發出聲明。

社會各界多次指出現時草案存有不足,既不能真正改善現時醫療事故投訴機制的問題,亦破壞了醫學界及醫委會的專業自主。

可惜,政府漠視業界提出的各項建議,拒絕繼續討論和改善草案,為求倉促通過草案,高調公開指責及抹黑醫生,破壞病人和醫生之間互信關係。

對於某些對梁家騮於立法會二讀討論時表現的批評,我們認為梁議員竭盡一己之能,向立法會各議員解釋草案爭議之處,爭取更多時間讓社會各界繼續討論。

本會全力支持梁家騮議員,就草案與政府商討,為市民大衆爭取最佳的福祉。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二零一六年七月七日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就《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之聲明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就《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之聲明

對於倉促提交立法表決 《2016年醫生 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本會深表遺憾。
本會重申以下立場:

1) 本會一直支持醫委會改革,加快投訴調查及紀律研訊,從未反對加入業外委員。

2) 本會堅持醫委會委任和經公開選舉所產生的委員的比例維持1:1,同時歡迎其他能達致上述原則,而政府丶議員和病人三方均接受之可行方案。

3) 本會已經在維持1:1比例原則下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和讓步,可惜未被接納。

4) 《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由提交立法會至今只有四個月的時間。  時間倉促,業界和市民尚且未有機會就最具爭議性的醫委會會組成改革進行充份討論,更遑論取得共識。政府要在此時強行通過草案,硬要把市民和醫生放在對立面之上,本會對此深表遺憾。

5) 救急扶危乃醫生之天職,本會反對政府以「改革」為名,操控醫委會為實,為輸入不合水平的非本地培訓醫生鋪路。

6) 香港醫療水平能否守住,還看各立法會議員的一票,立法會議員的職責,理應是仔細審議法案,而非明知法案中隱藏魔鬼條款而置之不理。 請各位立法會議員看清事實,以手中一票阻止政府強行通過草案,讓政府、市民及醫生回歸談判桌上繼續討論。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謹啟

2016年6月28日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四十歲前退休



各位朋友:

//​小弟會在今年六月中,四十歲前退休!完滿結束兩年公會會長的任期,會章規定會長任期最多只有兩年,公會不能有「華人永遠會長」,這是最好的規則,我支持輪換制度,也要以身作則退下來。

我想感謝 HKPDA全部會董、各位前會長、醫生朋友們、傳媒記者朋友和太太。 我仍然會留在公家醫院服務市民,有緣再會。//

詳情請看今期週刊專欄,或等星期日足本網上版。

祝新會長工作順利,祝各位身體健康、端午節快樂。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會長 
陳沛然醫生敬上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某議員在公院特事特辦事件



今晚本人在踢波期間,收到了很多記者朋友的電話,查詢關於某議員特事特辦事件,未能趕及一一回覆,請見諒,我在這裡公開回應:

  1. 以往有不同的醫生護士向我訴苦,說某某大人物、某某立法會議員或區議員, 當自己、家人或朋友在病房或門診時,遞上咭片或是給高層打電話,給前線醫生護士做成無形的壓力,這不是單一事件。
  2. 本人對於管理層一而再、再而三將責任推給前線,表達強烈不滿。根據臉書 HA Secrets 同事在六月二日的爆料,提及 「DOM 和高級醫生當佢係貴賓特事特辦」,DOM 即是 Department Operations Manager 部門運作經理,是護士很高的職級,屬於醫院高級管理層。所以報導指出醫院發言人回覆「醫院及部門主管並不知悉事件」,令人誤會是前線員工的問題,這是不公。
  3. 作為有特殊身份或知名的人士,應該主動拒絕任何特別安排和厚待,就是避嫌。將責任推給診治和幫助你的醫生護士身上,是不義的行為。
  4. 為了保護前線醫生護士,我在這裡呼籲如果同事遇到有任何人,向你遞上咭片或透過高層的電話給予壓力,請向公會舉報有關行為,發電郵或臉書留言也可,公會網址為http://bit.ly/HKPDA

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HKPDA 重申對《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之立場



各位醫生會員:

1. 本會一直支持醫委會改革、加快投訴調查及紀律研訊,並從未反對加入業外委員。

2. 本會建議醫委會之委任委員和選舉委員維持1:1比例,同時歡迎其他能達致上述原則,而政府丶議員和病人三方均接受之可行方案。

3. 本會從未向政府提出由會董選出委員的方案。相反,本會委員全體反對「董事票」,「4-2+2 董事票」方案並非由本會提出。

4. 本會建議的「4-2+2」方案,乃因應政府加入4名業外委員而提出之改良可行辦法。「-2+2」是將2名委任醫生,轉為由醫生「公開」選舉產生。

5. 至於改革後16名選舉委員的產生辦法,本會建議相關之醫學組織盡快向其會員啟動討論、公開咨詢、及認真考慮發問卷或以投票方式收集意見。

陳沛然醫生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會長
2016年4月29日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HKPDA supports BMA junior doctors


HKPDA supports BMA junior doctors

We are writing to support the junior doctors in England and the 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BMA) in taking industrial action against injustice, worker exploitation and any plans that will endanger patient safety in the long run.

As part of the medical professions, we share the same belief that extension of service to weekends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investment, such as an increase in staff. Junior doctors already work long hours. Certain features of the new contract would inevitably force junior doctors to be even more isolated from their families and friends. It is a mistake to put a spin on the schedule of doctors simply to fulfil the pledge of a "seven-day working week in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 This indeed will jeopardize the health of doctors and safety of patients. Needless to say, such changes have already resulted in great resistance from the NHS workforce and the community.

We urge the UK government to take actions to alleviate worries among UK doctors by lifting unilateral imposition of the new contracts for junior doctors, and by returning to the negotiation table. As a responsible government, it is crucial for the Health Secretary of the UK government to solve this impasse through dialogue and understanding, but not by public pressure or brute force. After all, we belong to a profession that respects and connects humans. We hope that the BMA shall prevail in preserving the rights of UK doctors, so that they may perform their best at work for the care of their patients, in a sustainable manner.


Yours sincerely,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4-2+2」公開選舉方案



  1. 我們支持醫委會改革,從來沒有反對加入業外委員。
  2. 我們從來沒有向政府提出由會董選出委員的方案,相反,我們全體反對「董事票」。
  3. 我們建議的4-2+2方案,是因應政府加入4名業外委員,然後-2+2是將2名委任醫生,轉為由醫生公開選舉產生。
陳沛然醫生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
2016年4月19日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HKPDA 就《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有三項修定建議


我們醫生公會支持加入業外委員、支持加快投訴調查和紀律研訊。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就《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有三項修定建議,給各位議員參考:
(1) 公會建議醫委會之委任委員和選舉委員維持1:1比例。因為政府4+0方案,使醫委會變成18名委任、14名選舉。
(2) 公會建議「4-2+2」方案:即是加入4名業外委員,同時將2名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委任醫生委員,改為由醫生公開選舉產生,我們不接受只是由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會董會互選。
(3) 我們歡迎其他能達至1:1、可行、及政府議員病人可以接受的方案。

此「4-2+2」方案,跟出奇蛋一樣,可以滿足三個願望:
(1) 加入4名業外委員;
(2) 將2名委任醫生委員,改為由醫生公開選舉產生後,醫委會變成16名委任、16名選舉,即可以維持1:1比例;
(3) 提高業外委員的比例。
但是我們見到政府、醫生或病人組織提出的改革方案,仍有很大爭議。

總結,
第一:維持1:1比例
第二:「4-2+2」方案,由醫生公開選舉產生
第三:歡迎其他能達至1:1大家接受的方案

謝謝。

陳沛然醫生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會長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醫院管理局就「靈活地引入境外醫生的計畫」的回信

致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各位公立醫院醫生:

醫管局一直關注醫生人手問題,由於過去幾年本地醫科畢業生人數減少,令醫生人手嚴重短缺。雖然醫管局已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增加醫護人手,包括全力招聘各專科全職及兼職醫生,改善工作環境,增加晉升機會,優化候召補償定額酬金,發放特別超時津貼,除了恒常填補流失空缺和因計劃新服務而開設的副顧問醫生職位外,醫管局亦為各專科增設額外的副顧問醫生職位,挽留人手;另外,我們亦重新聘用年屆60歲正常退休年齡或約滿離職的合適現職醫生,但目前部份專科醫生的人手短缺仍然嚴峻。

過去兩年,婦產專科和解剖病理專科出現資深醫生嚴重人手流失和短缺情況。醫管局都曾經以駐院醫生職級公開招聘海外醫生在兩個專科工作,但並無法成功招聘到非本地醫生來港。醫院聯網為免服務受到影響,巳進行內部跨院調配專科醫生及發放特別津貼等措施。但專科醫生培訓需時數年才能補充流失,短期內不能解決人手不足引起的運作和服務提供問題。有關彈性聘用條件計劃,是針對專科醫生極之短缺的這兩個專科,期望減輕現職同事過度的工作量。

醫管局靈活引入海外醫生的計劃目標,是吸引居於海外擁有香港專科資格的醫生回流,或具備海外專科資格的醫生來港工作。對於非本地醫生,我們會繼續以有限度執業註冊形式聘請,並會以駐院醫生的職級為基本招聘條件,但會視乎應徵者的專科資歷,需要時可以副顧問醫生職級聘請。如以副顧問醫生職級聘請,我們會向他們提供一筆過到港津貼,但其餘聘用條件與本地醫生無異。本局期望可以招聘到大約十名的醫生,以解決兩個專科的燃眉之急。

在招聘條件方面,兩專科應徵者須操流利英語,婦產科醫生並需要說流利廣東話。假如應徵者要求副顧問醫生的薪級,他必須具備海外專科醫生資格,有關海外專科註冊制度必須是海外國家政府認可制度。有別於現職的副顧問醫生,海外醫生亦只會集中提供前缐工作,額外職位亦絶對不會影響目前醫管局駐院醫生晉升副顧問醫生的機會。

我們十分重視前缐醫生對有關計劃的關注,會確保招聘過程審慎和嚴謹,招騁過程將由有限度執業註冊計劃專責小組監察,成員包括兩間大學醫學院院長、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醫管局大會代表及醫管局行政總裁。遴選委員會包括兩個相關專科學院的代表和醫管局專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代表,確保應徵者資歷符合要求,然後向向醫委會遞交有限度註冊的申請,並提供相關資料協助醫委會作出審批。

我們十分感謝所有醫生在人手極度短缺的情況下對服務巿民的承擔及貢獻。 醫管局會繼續加強與前線醫生溝通,並在本地積極招聘專科醫生,同時會優先在內部晉升符合資格專科醫生,確保不影響本地公營醫生晉升機會。

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


張偉麟醫生

O一六年三月廿八日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HKPDA 深表關注 「靈活地引入境外醫生的計畫」


就近日有報章報導醫院管理局於三月二十四日內務會議,通過「靈活地引入境外醫生的計畫」[註1],本會深表關注。報道指出受聘的海外專科醫生將獲越級優待,包括入職即為副顧問醫生,底薪亦較駐院醫生多近一倍。報導難免令人感到厚此薄彼,引起大量同事不滿。

本地醫科畢業生,一般需要花上六年或更多的時間完成專科訓練,再需要一至五年時間,除了要繼續累積專科經驗外,還要額外做很多行政工作,更要通過不同的面試,才有機會晉升至副顧問醫生。

本會有以下疑問,希望當局回覆:
  1. 這「靈活地引入境外醫生的計畫」會聘請多少醫生?
  2. 受聘的海外醫生怎樣考取專科資格?
  3. 醫管局方面有否在本地進行公開招聘?
  4. 有否評審成效機制,包括向受聘人的上司及同事咨詢受聘人的工作表現?
  5. 此招聘計劃之副顧問醫生職位,會否考慮擁有同等專科資格及工作經驗之本地醫生或現職同事?
晉升機會一向是維持公立醫護團隊的重要基石。我們歡迎醫管局用人唯賢,招聘有質素的醫護人員服務香港巿民,我們更希望當局重視現有員工士氣。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退而結網



近日公立醫院病房爆滿的問題有所舒緩,原因不是由於管理層的所謂舒緩措施見效,而是多得傳媒的大力宣傳,產生負面效應,令很多市民只好到利人市場接受治療,減少了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可是,有一點觀察令我心感不安,想跟大家分享。我發覺很多同事、傳媒及市民仍然認為今次事件的出現是由於政府削減了醫管局2億元的撥款引起,我認為這說法不是事實。不要誤會,我不是要為政府開脫,而是我們斷不能因忿怒而影響判斷, 我否定這說法的理據之前的文章巳說, 恕不贅述。我憂心這繆誤的出現不是怕他影響政府民望, 而今屆政府以鬥爭為綱,以挑撥矛盾為領的政策也沒有什麼民望可言, 我憂心的是大家錯誤分析問題成因, 令問題無法解決。

我認為問題的主要有兩個:
  • 第一, 政府多年來有意抑壓公共醫療開支增長。因為政府一向認犯為公共醫療開支的增長是無窮無盡, 在病人權益抬頭的年代, 公共醫療服務質素不能與國際標準差距太遠, 唯一迫令市民使用私人醫療服務的方法, 就只有在輪候時間方面著手, 也即使說, 要病人在急症室等待八個小時的現象,是政府有意經營出來的。政府擔心人口老化, 而市民的醫療開支全由政府擔起, 長遠不能維持。有很多人問, 為什麼政府很花錢在高鐵而不花在民生, 有人說是要討好大陸政府, 這點是否主因, 我不知道, 但我相信政府視醫療為開支, 視基建工程為投資, 兩者有很大分別。比方說, 我們可花數十萬元來買股票, 而不肯花數千元來為母親換一部電視机一樣。政府這政策當然不妥:其一, 這做法有道德問題; 其二, 政府抑壓醫療開支, 令民怨沸騰, 反而要用更多資源平息, 省卻了一台救護車, 卻要買一台水砲車, 實在得不償失; 其三, 投資醫療也不一定是倍本生意, 而很多地方如泰國及新加坡, 醫療旅遊發展也為該地帶來可觀收入。
  • 第二, 政府漠視了醫療進步所帶來的額外支出。還記得有一位前輩腫瘤科醫生跟我說, 現在要治療一位鼻胭癌的病人跟他二十多年前畢業時所用的時間及資源可謂多數十倍以上。可惜, 政府撥款机制因循守舊, 醫院要增加資源就一定要增新服務, 卻無視舊有服務因醫療水準提昇所帶來的額外資源需求。
總括而言, 問題癥結在於政府多年來不敢增加醫療支出對政府總收入的比例, 我會的陳沛然會長早前也指出,只有大幅增加公營醫療的經常性開支及推行自願醫保, 問題才有望得到解決。

近日, 我聽一位有資深立法會議員表示, 以他記憶所及, 議員及政黨一向鮮有阻礙建設醫院的撥款。既言, 阻力不在議會, 也不在傳媒, 更加不在市民及業界, 我們要問 阻力從那裏來呢? 護理界己登報向政府表達不滿言, 與其臨淵羨魚, 不如退而結網, 現在業界應當一起坐下來看有什麼方法迫令政府改變政策。

吳志豪 醫生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副會長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氣溫流感削醫療撥款並非主因



近日,社會的焦點都集中在急症室及內科病房爆滿的問題上,有人說是由於氣溫及流感造成,也有人把矛頭直指政府削減醫療撥款所致。但事情的主因真的是大家所想,還是另有內情呢?

氣溫流感並非主因
作為一個內科醫生,冬季病房爆滿可謂在我畢業以來從未間斷。主要成因是因為公立醫院床位一向不足,尤其以內科最為嚴重,以我工作的醫院為例,即使在夏天的日子,病房的入住率也往往高過100%,也即是飽和水平,試問還有什麼空間來應付因季節或其他因素而帶來的額外服務需求。也即是說,病房爆滿根本上反應政府多年來嚴重低估了醫療服務需求,不是天災,乃是人禍。請高官及局長們不要把責任推到天氣身上。

削醫療撥款亦非主因
不要誤會,我從來不是要為政府開脫,作為政策當局,弄至如斯局面,實在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事實上,政府對醫管局撥款亦每年增加,今年亦不例外。以醫管局當局亦一早表明不會削減現有服務,把現在的病房爆滿和來年的削款硬拉在一起,並無理據。

那方面有責任呢?
亳無疑問,特區政府在這事件之有兩大過失。第一,當局多年來低估了人口老化、病人病情複習化及病人權利增加所帶來的額外醫療需求,沒有早作準備,早一點增加對醫療服務開發,造成現在局面,政府要承擔政策過失的責任。第二,政府在削減撥款事件上明顯宣傳不足,完全被動,令市民把削款及病房爆滿連在一起,造成公關災難。

除了政府之外,醫管局當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每年醫管局高層都會開會商討如何應付冬天流禽及病房爆滿問題,但結論往往是沿用上一年的方法,減少非緊急服務,舊酒新瓶,對解決問題幫助有限。醫管局應當積極向政府反映市民對醫療服務的實質需求,據理力爭,向政府爭取更多資源,開發病床。更重要的是醫管局要向公眾說明,政府所給的資源只是足夠提供有限素質的服務,請當局不要再在公眾面前打腫臉充胖子。當病人發覺所得服務與自己的期望有落差的時候,往往只好令醫護人員成為磨心。

那麼業界有責任嗎?我們在罵人之時,也應自省。早年前我曾聽過醫管局計劃在要求所有醫生在進入專科培訓之前,做一年駐院服務醫生。這一政策不但可以增加醫生對其他醫科學科的知識,亦能增加當局調配人手彈性,解決部份不受歡迎科目如內科、急症室、兒科等的窘境。可惜,由於各科學院之間未能有達成共識,結果政策不了了之。另外,我們亦要撫心自問,政府若大力加開病床,我們有足夠醫生嗎?我不知道香港醫生是否不足,但我可以肯定在公立醫院裏,醫生是不足夠的。

今天有位有長期病患的長者因看到新聞之後,主動要求出院。他說他想空出床位給其他在急症室的病人,由於他的情況並不穩定,最後他的要求被我婉拒了。他的事件令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高官,她在大眾面前說天堂已給她留了位置。我不是教徒,不懂評論她的說法,但若她所言非虛,將來她在天堂遇到這位伯伯,實在情何以堪呢?

吳志豪 醫生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副會長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張宇人道歉,但沒有收回「標時死更多病人論」

(圖片來自東方日報網頁,特別鳴謝)

陳會長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感謝各位對事件的關注,其實事件的起因是十分無里頭,人家在討論研究標準工時,有人無端端抽醫生水,拿病人的死來開玩笑,香港市民和公眾不能接受這樣的言論,尤其是來自尊貴及高薪的立法會議員。


張宇人議員在2016年2月1日立法會研究標準工時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說: 「有標準工時咪可以死多啲病人,醫生個個唔使做囉」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協會)以會長陳沛然名義向張宇人發出公開信
3.2.2016

給張宇人議員的公開信



張宇人議員在2016年2月1日立法會研究標準工時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說: 「有標準工時咪可以死多啲病人,醫生個個唔使做囉」[註一] [註二],本會對張宇人議員的言論感到極度不安,深表遺憾。

張宇人議員說:「有標準工時咪可以死多啲病人」,有很多國際和本地研究証明醫生超時工作才會影響病人服務 [註三]  [註四]  [註五] [註六] ,相反卻找不到任何理據支持「標準工時死多啲病人」,此有如說精神科醫生有精神病,而公院醫生若不超時工作就會「死多啲病人」。本會認為言論不恰當和具侮辱性,更有病人說聽到這句說話感到害怕,請張宇人議員不要「魚目混珠、混淆視聽」。

張宇人議員說:「醫生個個唔使做囉」,在二月冬季說出這句話,特別覺得「涼薄」,言論跟事實剛剛相反。每年冬天流感爆發,醫院內科病房住院入住率爆至120% [註七],為了病人醫生工作量往往是150%,而我看到病人要等床位、床貼床、瞓走廊也不禁流淚。而香港的病人也十分體諒,知道香港醫生已盡了150%努力,醫生們從來也沒有堅持依工時上班,事實上大部份醫生早到遲下班是常事,要是關係到病人健康,也沒有怨言。相反,根據立法會議員天主教監察組《2014-2015 年度監察報告》[註八],張宇人議員在立法會38次投票時不在場 ,全年並無提出任何動議和修正案,6次缺席周三例會,只參與 3 個事務委員會,被評數目偏低表現不合格。請張宇人議員「不要轉移香港市民的視線」。

本會促張宇人議員身為立法會議員,請以身作則,不要隨便說出無事實根據、魚目混珠、混淆視聽的言論 [註九],也不要在討論標準工時的時候轉移香港市民的視線。本會希望張宇人議員能收回不實的言論,並公開道歉。


陳沛然醫生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2016年2月3日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混淆視聽」「魚目混珠、偷換概念」「有明顯利益衝突」



香港究竟為何變成這樣了?

  1. 在「混淆視聽」的人說人家「混淆視聽」,增加非業界委員,不是委任的,莫非像立法會一樣全香港市民直選醫委會委員?
  2. 在「魚目混珠、偷換概念」的人說人家「魚目混珠、偷換概念」:只增加「非業界」「委任」委員,明顯是可以令政府可以打破半數,控制醫委會;
  3. 想「轉移香港市民的視線」的人說人家「轉移香港市民的視線」,只增加「非業界」「委任」委員,引入海外醫生是副,配合國家引入內地專才為主;
  4. 被傳媒踢爆「有明顯利益衝突」的人,繼續公開地發表有利益衝突的說話。[10.11.2015 蘋果 放寬海外醫生執業門檻,張宇人:唔涉及個女同女婿]


在「混淆視聽」「魚目混珠、偷換概念」「轉移香港市民的視線」「有明顯利益衝突」的人可以振振有詞,也吸引到傳媒報導。

我申報我沒有任何利益衝突,我的女兒和女婿都不是醫生,也不是海外醫生。我只是候任醫委會成員,還有四天才上任,所以我今天只能以個人身份回應。


陳沛然醫生敬上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關於「罷工」



今天有很多人找我問關於「罷工」,我之前跟不同的醫生會見面包括醫學會代表,「罷工」兩字從來沒有在我們的討論中出現過,小弟不方便評論個別前輩的說話。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堅持,醫委會委任和選舉委員比例維持1:1,任何行動是以不影響病人為大前提。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會長 陳沛然醫生 敬上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